中國古代絲綢之路與“一帶一路”的發(fā)展歷程及歷史意義
摘 要:古代絲綢之路在中國歷史文化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,是中國通向世界的一條重點紐帶。本文從古代絲綢之路的概念和來源,探討了絲綢之路的特點和時代特征,在此基礎(chǔ)上分析了新時代“一帶一路”與古代絲綢之路的不同及時代意義。
關(guān)鍵詞:絲綢之路;“一帶一路”;和平發(fā)展
中圖分類號:F2 文獻標識碼:A doi:10.19311/j.cnki.16723198.2023.20.008
1 古代絲綢之路的概念和來源
在中國歷史上,絲綢之路有廣義及狹義之分,狹義的絲綢之路是從德國地理學(xué)家Ferdinand Von Richthofen 19世紀70年代的《中國——親身旅行的成果和以之為根據(jù)的研究》一書中開始,主要指這個時期中原與西域等周邊地區(qū)形成的線路,即以西漢時張騫出使西域為起點,在此后200多年間不斷發(fā)展形成的交易道路。(剩余4476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