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“非標準化”教學拓展學生成長空間

打開文本圖片集
改革開放以來,最活躍、最持久的教育變革就是教學改革(或稱課堂變革),然而,成效最不明顯的也在于此。盡管數(shù)十年來,在一線教師的辛勤努力及高校和科研機構學術團隊的有力支持下,各地各校探索了不計其數(shù)的教學創(chuàng)新舉措,涌現(xiàn)出海量的教學成果,但整體看來,學生被動接受、機械學習的總體面貌依然沒有發(fā)生根本改觀。這其實意味著,過度“標準化”的教學制度、教學流程早已走向固化,這種應試化的、機械的、沉悶的教和學的方式,或許根本無法滿足基礎教育“為創(chuàng)新人才成長奠基”的新時代使命。(剩余4324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