做一棵有思想的“蘆葦”
——習作“議論”的能力解析、編排特點及發(fā)展路徑

打開文本圖片集
一、習作“議論”的能力解析
《現(xiàn)代漢語詞典》(第7版)中的“議論”一詞有兩個義項:動詞,對人或事物的好壞、是非等表示意見;名詞,對人或事物的好壞、是非等所表示的意見。動詞義項指向評析是非、好壞的實踐活動,名詞義項指向對客觀存在的認識。
1.議論是一種評析人或事物是非、好壞的實踐活動
人們只有通過議論的實踐活動評析客觀存在的人或事物,才能對議論對象的真實狀態(tài)、屬性、關系、本質(zhì)和規(guī)律得以充分認識,這種認識反映在頭腦中,形成一定的直接經(jīng)驗,從而進一步指導著人們對客觀世界的改造。(剩余434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