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熹與黃宗羲人物之性的比較
【摘要】“理同氣異”與“氣異理異”是朱熹對人物之性的整體把握。朱熹雖極力排佛但仍受到佛教影響,將性分為“天地之性”與“氣質之性”;天地流行發(fā)育萬物,天地純然至善“天地之性”因此是純然至善;“氣質之性”是受到氣稟夾雜的“天地之性”。而黃宗羲堅持理氣一元論立場,提出“一本萬殊”命題,重新梳理了理、氣、性、心之間關系,進而認為人與萬物同處在于“一本”即均由一團和氣生化,“萬殊”則在人稟得“有理之氣”而物稟得“無理之氣”。(剩余5988字)
-
-
- 今古文創(chuàng)
- 2022年24期
目錄
- 與阿Q對比下的堂吉訶德形象研究...
- 《美妞與怪獸》的精神分析解讀...
- 論薩拉 · 沃特斯“...
- 女性主義視角下《遲到的旅行》的...
- 反常法在《最后一課》中的運用探...
- 《威尼斯商人》中的他者形象...
- 論從唐詩到宋詞的情感特征的變遷...
- 《莊子》內篇中的處世哲學...
- 跨文化視域下探究日本文學中的中...
- “南方也存在” : 科塔薩爾...
- 生態(tài)美學視域下楊萬里景物詩的生...
- 劉紹棠“京東北運河” 小說的地...
- 龔自珍政治思想及其“近現(xiàn)代性”...
- 《周禮》 “三物” 之教的教育...
- 孟子革命論再研究...
- 新時代背景下邏輯與歷史相統(tǒng)一方...
- 關于“蟬” 的釋訓分析...
- 朱熹與黃宗羲人物之性的比較...
- 《道德經(jīng)》道論思想探究...
- 老子哲學思想中的“道”“德” ...
- 鄉(xiāng)村振興戰(zhàn)略視域下“荊楚名鎮(zhèn)”...
- 成都市紅色旅游資源開發(fā)策略研究...
- 新媒體時代寶雞西府曲子推廣策略...
- 文化產業(yè)視角下四大名瓷的傳承與...
- 探析山水實景演出中的核心價值基...
- 形象學視角下中國文化的西方想象...
- 現(xiàn)代博物館發(fā)揮“涵化” 能力探...
- 從語用學角度看幽默形成機制...
- 后美學時代賽博朋克文化在沉浸式...
- 影視動畫角色設計中民間美術元素...
- 探析舞蹈《花木蘭》的創(chuàng)作特征...
- 2021年十大網(wǎng)絡流行語的語言...
- 本族語與非本族語者英文學術書評...
- 近20年中國字幕翻譯研究(20...
- 論古學派本體論對三浦梅園啟蒙思...
- 關聯(lián)理論視域下唐詩文化負載詞翻...
- 50年來的中國社會語言學學術出...
- 呼和浩特市旅游紀念品發(fā)展現(xiàn)狀研...
- 藤縣方言的形容詞“得意” 及其...
- 淺析俄語反義詞在《死魂靈》中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