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古代音樂美學思想在鋼琴音樂詮釋中的滲透
[摘 要] 以鋼琴演繹中國風格,旨在通過西方樂器映射中國音樂審美與精神,推動中西音樂符號的融合增益。本文依據(jù)《聲無哀樂論》《溪山琴況》及《樂記》之文獻,提煉其音樂美學理念,并從多維視角探尋這些理念與鋼琴音樂詮釋之間的契合點,拓寬鋼琴音樂的多元化詮釋路徑,并深化鋼琴演奏在跨時空語境下的文化語義。
[關(guān)鍵詞] 音樂美學;鋼琴演奏;聲無哀樂論;溪山琴況;樂記
[中圖分類號] J601 [文獻標識碼] A [文章編號] 1007-2233(2025)07-0065-03
鋼琴藝術(shù)作為歐洲音樂文化的重要產(chǎn)物,自19、20世紀之交正式踏入中國人文土壤至今,已然經(jīng)歷了幾番時代的洗禮,在百年的成長歲月中不可避免地接受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對其的吸收與改造,從而煥發(fā)新的生機與活力。(剩余4777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