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西南邊疆國家認同的建構
[摘要]明清鼎革,清朝以少數(shù)民族身份入主中原,其首要目標是取得政權及統(tǒng)治的合法性與正當性,培養(yǎng)各民族對清代王朝國家的認同。是故,清初諸帝站在國家的層面上,用“大一統(tǒng)”的政治思想?yún)f(xié)調彼時的滿漢、滿蒙、滿藏以及滿族與其他眾多民族的多民族關系,鞏固“大一統(tǒng)”國家,培養(yǎng)各民族對清代王朝國家的認同。清朝“大一統(tǒng)”思想在西南邊疆的政治實踐先是施行改土歸流的治邊之策,實現(xiàn)政治上的一體化,繼之大力推行儒學教化,整飭人心風俗,用儒家的教化思想和教化體制來塑造國家整體意識和構建國家認同。(剩余2063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