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代中國慈善的本土化敘事
在近代中國的慈善活動中,西方傳教士曾經扮演過非常重要的角色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慈善研究都是作為西方傳教史中的一個部分被學界所關注。二十世紀末,日本學者夫馬進出版了他的專著《中國善會善堂史研究》(京都同朋舍,一九九七年)。之后,中國傳統(tǒng)慈善團體及其開展的慈善活動開始越來越多地進入學者的視野。然而,“歐風美雨”的浸染依然是繞不開的話題中心,相關研究幾乎無一例外地討論中國傳統(tǒng)慈善組織的“ 近代化” 過程,造成中國傳統(tǒng)慈善事業(yè)自身的發(fā)展軌跡往往隱而不彰,而這正是阮清華的新著《慈航難普度:慈善與近代上海都市社會》(復旦大學出版社二0二0年版)想要著力呈現和闡釋的。(剩余4592字)
試讀結束
目錄
- “中國人必須走”:美國暴力排華...
- 近代早期的伊比利亞全球化...
- 碎金屑玉的意義...
- 走出審美:蓋爾的藝術人類學...
- 石原慎太郎的底色...
- 托翁和陀氏的“出道”與“躲避”...
- 一位學者的學術自傳...
- 好吃不懶做的扶霞...
- 談徐光啟...
- 信札里的俞曲園先生...
- 聶會東的未竟之志...
- 阿爾都塞和孤獨...
- 靈魂膨脹的解藥何處尋?...
- 科學“神刊”是怎樣辦成的...
- 美國新聞業(yè)的“古騰堡時刻”...
- “‘有神’與‘無神’之間,隔著...
- 近代中國慈善的本土化敘事...
- “異人”的覺醒...
- 棘闈談鬼...
- 績效社會的暴力和自由...
- 《讀書生活》與城市勞工的知識革...
- “仲尼”還是“仲泥”?...
- 臧文仲廢六關說...
- 汲古閣抄本的紙張...
- 左宗棠佚詩...
- 謝萬一支五世無年...
- 漫畫...
- 民間神設的家常性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