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</sub> )、累積降雨量( I<sub>pre</sub> )、平均日降雨量( I<sub>24pre</sub> )和最長持續(xù)天數(shù)( I<sub>dur</sub> )4個暴雨特征變量,分析了流域歷史時間段和“23.7”“63.8”兩次極端暴雨過程的空間分布特征,進而采用K均值聚類分析了兩次極端暴雨過程對流域暴雨空間分布特征的影響,定量評估了影響貢獻率。結(jié)果顯示,海河流域在太行山前西南至東北一線的氣象站歷史時間段 I<sub>day</sub> 相對少,但 I<sub>pre</sub> 更多,暴雨過程極端性更強?!?3.7”暴雨過程覆蓋范圍比“63.8”過程大,超過 50% 的氣象站 I<sub>day</sub>?3d,I<sub>dur</sub> 最長為6d,單站最大 I<sub>pre</sub> 和 I<sub>24pre</sub> 分別為 1009.7mm 和 452.7mm?d<sup>-1</sup> 。若無兩次極端暴雨過程,海河流域暴雨分布特征將更均質(zhì)化,由“山區(qū)-山前平原-平原”分布變?yōu)椤吧絽^(qū)-山前及平原”分布。單次極端暴雨過程對流域暴雨特征變量的貢獻率可超過 10% 。-龍源期刊網(wǎng)" 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