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伊索寓言》在中國的傳播

打開文本圖片集
寓言大師伊索跟我國的思想家孔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個時代(伊索大約要比孔子年長六七十歲),也就是公元前六世紀。揭示這一點,意在說明,東西方的智慧差不多在同一時期成熟,結出碩果。
伊索及其寓言誕生以來,歷史上屢有記載。希羅多德的《歷史》告訴我們,伊索曾是薩摩斯人雅德蒙的奴隸,希臘喜劇作家阿里斯托芬( 約公元前446-385 年)曾在作品中提及伊索被德爾斐人誣告;柏拉圖、亞里士多德的著作中也曾出現(xiàn)伊索的名字;公元1 世紀的普魯塔克和公元3 世紀的拉厄爾尼斯人第歐根尼有伊索生平的記述;公元4-5 世紀《伊索傳》編成……《伊索寓言》則早在公元前4 世紀與3 世紀之交就開始成書,那就是雅典哲學家得墨特里俄斯編輯的《伊索故事集成》(已佚),收集近二百則寓言。(剩余3471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