謠詩三章
拜謁蔡文姬墓
昨夜,我在北地聽長調(diào),眾多的伴奏喉音重重地敲擊著闊大草地
天山的百鳥和鳴
我試圖仿古:卷蘆葦葉,卷出雙簧片,卷出圓錐管……我撕裂的喉音在管腔如亂馬蹄聲
高廬里的羊腸琴弦驚恐地斷開,尾音黑暗
唱長調(diào)的老婦人舞動高豎的發(fā)髻,如劍刃取下戾鳥冠,陳舊的血液濺在帷幕上
骨盆懸草尖,恥辱?也是留給沒娘娃子的掛件
我怎么能知道這重音敲擊下的雪暴會覆蓋八荒,潮爾哆里寄居的眼睛藏著秦嶺的冷險
一個人坐在她的饑渴里
這么重的敲擊音在提醒:側(cè)身的親人在墓穴里看不見惱臉,她哄睡整個世界
我跨過門檻施鞠躬大禮,大墓朝西,秦嶺遮陰
舟葉城
霧雨自西漢水、洛峪河升起,漫溢懸空的舟葉城——楊氏百年老血浸透的城
唯恐淹溺,我急慌慌地攀行
遺隘的兩盤赤色滾石如臉孔上的紅眼睛——它們匯集的紅色——紅多次疊加,接近黑暗
我拒絕出席這雙眼睛里的慶典
城池抬肩的尺寸不詳,但青黃的小麥在城肩上熱浪滾滾,它的底肥是古舊的哭嚎和刀兵
這樣的秘密在仇池國的破瓦當(dāng)上
稠密的霧雨擋不住峽谷卷起的風(fēng),把旌旗從桿子上抽走——送在沒有路的天空等待跌破
等待的過程便是未來,未來……
歇腳的鎮(zhèn)巷
在老鎮(zhèn)子的背巷歇腳,鋪板上雨水浸泡的痕圖在倒塌,驚恐的鳥兒飛走了一大半
山墻泥皮里的塞釘子是獠牙,撕吞鳥兒的翅膀
我一個孤零的過客,坐在凌亂丟放的石磨、石槽、石水缸、石杵窩里,也是凌亂的物件
他們舊主人的氣息在拆分時間
大院子的門鎖在蜘蛛結(jié)的網(wǎng)里等待鑰匙,門檻下的基礎(chǔ)石在塵土里等待腳步
可是,鋪首的裂隙夾疼了中午的陽光
拐巷處,風(fēng)吹過的一塊紅布條刺破了我的孤獨咒——褲兜里有銅哨子,有德國小口琴
背巷清凈,古舊的清凈跑在時間的峰脊上
成路,1968生于陜西洛川。(剩余80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