雄有楚地八百年 聲不絕聞楚之音
——龔華華《第一中國交響樂:楚魂》聽后

打開文本圖片集
2024年7月20日,由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委約武漢音樂學院龔華華教授創(chuàng)作的《中國第一交響樂:楚魂》,于蘇州民族管弦樂團年度音樂季閉幕音樂會上演。靜心聆聽之,無不被其中那些歷史文化的聲韻、細膩精當?shù)募挤?、濃淡相宜的音響等特質(zhì)所吸引。這部交響樂由“篳路藍縷”“巫歌祀舞”“章華長袖”和“奮翅而飛”四個樂章構(gòu)成,在時長近五十分鐘的宏大敘事中,作曲家運用不同流俗的體裁模式與形式語言,為我們喚起那古楚國遙遠歷史的文化記憶……
一、第一中國交響樂?!
以“第一中國交響樂”——這種被特別強調(diào)的體裁而名之,使《楚魂》既彰顯出創(chuàng)作者對國樂形式的執(zhí)持自信與革新勇氣,又在立意層面上表現(xiàn)出這部作品創(chuàng)作的特殊追求與拓新意涵。(剩余6103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