乾隆與英國鐘表匠的“時間之問”
奧地利作家克里斯托夫·蘭斯邁耶(Christoph Ransmayr)以沉潛持恒的文學創(chuàng)作姿態(tài),被譽為“當代德語文學界的貝多芬”,榮膺奧地利文學大獎、荷爾德林獎、布萊希特獎等;其小說《時間的進程》以虛構的歷史敘事為表象,突破慣常的線性時間觀,將時間涵攝于生命體驗中。小說主人公“乾隆”邀請英國鐘表匠阿里斯特·考克斯來中國制造鐘表,發(fā)明“風鐘”“火鐘”乃至“永恒之鐘”,即計量無限時間的“永動機”,乾隆以此探尋脫離物理時間、抵達永恒之所在;考克斯則在制造“永恒之鐘”后體悟,真正的永恒并非僅指涉時間的長度,而是散置于記憶與情感的綿延當中。(剩余3998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