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南板塊西南緣個舊堿性雜巖體地球化學(xué)特征及深部動力學(xué)意義

打開文本圖片集
摘要 為了探究華南板塊西南緣大陸巖石圈的演化過程,該研究編譯、總結(jié)華南板塊西南緣晚白堊世個舊堿性雜巖體已報道的全巖主微量元素(n=76)、全巖Sr-Nd-Pb同位素(n=54)及鋯石Hf同位素數(shù)據(jù)(n=113),對個舊堿性雜巖體的地球化學(xué)特征和成因模型進行重建。地球化學(xué)特征顯示,研究區(qū)個舊堿性雜巖體分為3組巖石組合:第一組為鉀玄質(zhì)霞石正長巖,具有高全堿質(zhì)量分?jǐn)?shù)(12.76%~ 17.57%)和總稀土元素含量(134×10-6~ 1764×10-6)、低Ba/La比值,以及富集的Sr-Nd-Pb-Hf同位素特征,指示了其源區(qū)為經(jīng)歷過俯沖熔體交代的富集地幔;第二組為鉀玄質(zhì)二長輝長巖-二長巖組合, 二者具有極高的Ba(1 619×10-6~4 640×10-6)和Sr(970×10-6~ 1 690×10-6)含量、低的Th/Yb比值,具有與霞石正長巖相似的Sr-Nd-Pb-Hf同位素特征,表明其起源于俯沖流體交代的富集地幔;第三組為二長花崗巖-鉀長花崗巖組合,其具有高的Th(30.7×10-6~ 68.3×10-6)和U(4.11×10-6~ 23.2×10-6)含量、與下地殼一致的Nb/U比值及相似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,表明其起源于不同深度的下地殼。(剩余30724字)